张之道,一名有55年党龄的老党员,云南省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离退休干部,云南省著名彝族医药专家。从事民族医药工作60余年,他踏遍千山,找寻百草,自制民族药用于鼻咽癌、肺癌、新冠肺炎等疾病的临床科研,被誉为“云南草药大王”、“彝州李时珍”,先后被表彰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楚雄州敬业奉献模范、“感动彝州”十大人物,云南省荣誉名中医等。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并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在严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前,深居高山的张之道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他不顾个人身体状况和利益安危,毅然决然请缨到疫情一线,“请求组织安排我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去,我保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随叫随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一切乃至生命。”
医院党委不忍让86岁高龄且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党员赴前线冒如此大的风险,便婉拒了他的请求,但张老抗击疫情的脚步却没有停滞,他坚信,不论在哪里,都可以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潜心钻研彝医药对新冠肺炎的作用和疗效,积极参与《云南省彝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彝医防治方案》的制定和院内制剂申报工作,参与整理防治新冠肺炎处方并向社会公开,其中彝药治疗方案参与了楚雄州确诊患者的临床治疗。
他带领医院工作人员、组织村民上山采挖药材,对紧急收购的新鲜药材组织人员进行切片、晾晒、分装,提供给云南省彝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配制、生产大锅药。
连夜撰写《防治新冠肺炎的文化自信》一文,倡导彝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文化自信,呼吁疫情防控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把防控疫情、防治疫病和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运用土方土法采集桉树叶、侧柏叶、青蒿、野坝子、野艾蒿等烟熏,打醋汤等传统消毒方法进行家庭和周围环境消毒,焚烧垃圾,不留卫生死角,从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消灭新冠病毒产生和传播的土壤和因素,为疫情防控不懈努力。
在疫情防控中的用药自信,来源于他对彝医药耕耘不辍的沉淀积累。1987年,张之道因健康状况提前离休后,始终割舍不下对彝医药的眷恋,为规范彝族药材品种标准,他带领药技人员上山采集彝药标本,到邱北县为省林业厅从事林药结合试点工作,到成都军区民族民间医药研究所从事民族药研究,到戒毒所从事彝族药戒毒研究,并在此后十年间研制出彝药“香藤戒毒胶囊” “彝心康胶囊”“果依咳喘颗粒”“茯蚁神酿”,参加了彝族药材标准建设、彝族药材标本库建设,参加了《中国彝族药学》《彝族药材标准》(第一、二、三册)的编写工作,出版了《彝药本草》专著。
此外,张之道多年来还花费大量时间免费为当地老百姓和全国各地无数病人看病,许多病人来自广州、深圳、天津、上海、北京、昆明等地,甚至还有国外的患者,对这些求医看病的患者,他一律不收诊疗费,自采的药物也免费加工后无偿送给患者服用。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总是谦逊的说:“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止,对彝族医药的传承发展,我责无旁贷。要像彝药九死还魂草一样,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不惧烈日酷暑寒风雨雪,不屈不挠,奉献自己,造福人民健康。”
踏遍千山寻百草,一片仁心济万家。为了千家万户的健康安宁,张之道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彝医药,他是我国彝医药人的优秀代表,是楚雄州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优秀老党员代表,也是奋战在彝医药医教研一线团队中的一员。前辈们披荆斩棘、薪火传承,一位位名医、一座座丰碑,激励着无数后辈热血前行,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投身到把彝族医药发扬光大、造福万民的伟大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