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杏林风采

【我和患者的故事】八旬老人突发心梗 医护紧急施救转危为安

2022-11-14 10:50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小编 浏览:

  近日,出院患者冯先生及家人将一面绣着“医术精湛挽救生命妙手仁心服务到位”的锦旗送到楚雄州中医医院内一科医生办公室,向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服务表达诚挚的感激之情。

送锦旗.png

  冯先生今年已经84岁了,因左侧胸部疼痛122分钟,被家属迅速送至我院内一科就诊。入院后,心内科值班医师为他进行详细查体,并马上急查心电图,发现其V1-V4ST段抬高,窦性心动过缓,心肌三项检查呈阴性。并且冯老血压偏低,已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征象。

  经刘辉副主任医师查房后,考虑冯老处于心梗超急性期,故心肌三项未见明显升高,诊断他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挽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措施,而且需要抓紧时间,越早做越好。时间就是生命!冯老和家属在了解病情后当机立断,同意立即行介入治疗。

  随后,内一科立刻联系介入治疗室等相关科室,迅速将冯老转送至导管室,并用最快的时间行急诊PCI。很快造影结果出来了,显示左冠脉前降支段次全闭塞,D1弥漫病变,开口70%狭窄。

  患者血压此时只有86/50mmHg,刘辉医生果断启用IABP(主动脉气囊植入术)优先稳定患者循环,为后续介入治疗争取时间。IABP成功植入后患者血压升至95/56mmHg,立即于病变处行支架植入治疗。术后患者病变支血流恢复,胸痛消失。

  手术后,虽然冯老的症状得到了快速缓解,但血压仍不稳定,休克仍然存在,存在高危因素。于是,刘辉医生将冯老转入ICU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整个治疗期间他因心梗引起心肌顿抑,心脏功能持续近1周才逐步恢复。在内一科、介入导管室、ICU等科室的通力配合下,冯老最终转危为安。

  科普延伸:如何早期判断急性心梗及时就医?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有超过60%的院前死亡率。所以,此病必须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如何早期判断急性心梗及时就医呢?

  众所周知,急性心梗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区和或胸骨后,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颈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不敢继续工作或活动。

  但有20%~30%的病人症状不典型,首发症状表现为胸外非典型部位疼痛,这种情况极易忽视,导致误诊或漏诊。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发下面这些部位的疼痛应该警惕急性心梗可能。

  1.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前胸、左肩、左腋下、左上肢痛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其定位不精确的特点,也有可能会出现左臂或是左前臂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紧时,更要警惕心梗。

  3.胸骨后、颈部痛,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

  冠心病患者出现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应警惕是急性心梗。

  4.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为主

  5.上腹部疼痛

  也可以说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现出虚汗、呕吐甚至晕厥时,要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6.颈部、咽喉

  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发咽喉疼痛症状。如果出现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7.下颌痛、牙痛

  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

  8.偏头痛

  有人认为是由于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也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

  9.左下肢、左腹股沟

  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10.无痛性心梗

  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

  预防心肌梗死的几点建议

  1.不熬夜、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劳逸结合。

  2.戒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3.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适当多吃水果与蔬菜。

  4.适当运动。

  5.限制饮酒或者不饮酒。

  6.如果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一定要积极控制。

  7.保持良好心态,要相信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习惯微笑,让心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