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用上面的话来形容鹿城,真是再贴切不过。
一场细雨过后,本来已经春光明媚,阳光灿烂的鹿城,顿时阴云笼罩,寒风四起。许多人翻出了本来已经压进箱底的冬装,大衣,武装自己。偶有几个还穿着短袖,薄裙的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傍晚时分,天色更阴暗了,飘起了蒙蒙细雨,冷风刺骨,感觉似乎回到了数九寒冬。这样的天气,是哪里也不想去的。缩在家里看书,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刚好前几日从朋友处获赠一本毛边书,当下便如获至宝的翻出来,细细品读。
这是一本名为《书脉》的小册子,装祯精美,设计考究,由于还没有经过裁剪,所以书的扉页是连在一起的。据有识之士言,读这样的书,需要准备一把锋利的竹片或尺子,边读边裁,读完了,也就裁完了,很是有趣。为了保持书的完整性,我不想把那些锯齿样连在一起的扉页裁开,就只好想方设法的看,有时把书摊在眼前,有时把书举过头顶,从缝隙里阅读,颇费周折。让我想起儿时把书卷成筒状,充当望远镜的少年时光,不禁好笑。
在这本小册子的开篇,讲述了一个可敬的老人——侯井天。《一位济南老人完成的文学奇迹》《侯井天:我是戴着“聂诗”的脚镣跳舞》两篇文章讲述了侯井天老人穷23年之功,搜集,句解,详注和集评历经磨难的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聂绀弩的旧体诗,令我对老人肃然起敬。在《读胡札记》里,讲到一位“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先生搭火车,迟到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埋怨火车为什么不等他,早两分迟两分不是差不多么。差不多先生没有时间观念,不守时,记性“不很精明”,思想“不很细密”。“差不多”先生令我汗颜,因为他马马虎虎,拖拖拉拉的性格和我有几分相象,我觉得再不改,要是胡老先生在世,也要封我为“差不多”了。
《歌台难见李玉茹》《吕剑的分量》讲述的是这些名人的传记,《雄踞之处,未必是颠》讲述的则是英籍印度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人生传奇。
这样一本寓教寓乐,雅俗共赏的小书,让我在这样一个寒冷的雨夜,体会到不一样的阅读快乐! (口腔科 钟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