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彝族医药奏雄章,献礼彝州庆华诞

2018-04-13 14:28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王晶 浏览: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彝文经典、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彝医药是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及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彝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医药。她拥有独特的彝医药理论、独特的彝医药诊疗技术、独特的用药特色,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1979年,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成立;1999年6月,专门从事彝族医药研究开发的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成立;2003年12月,在楚雄州中医医院、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为云南省彝医医院、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

  通过3次扩建,医院现已发展成云南省集中医药、彝医药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重点民族医院、全国彝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彝医药蓬勃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推动彝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彝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彝文古籍《帝王纪》及《西南彝志》记载,彝医药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在楚雄州双柏县发掘的《齐苏书》(又名《双柏彝医书》),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12年,该书对16世纪以前彝族医药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

彝医药理论体系健全完善

  彝医药理论以独特的“一元二气五行六路毒邪”为主线和核心,构成彝医认识人体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的基础。现已整理出版了《彝族医药荟萃》、《云南彝医药(上、下册)》、《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中国彝族药学》、《中国彝医方剂学》《彝药本草》等7部彝医药专著。参与编写《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彝族药分册》共四册,收编了165种具有法定标准的彝族药材。组织编撰了彝医药培训系列教材5本。

 

彝医药研究开发硕果累累

  先后研发出养胃解毒胶囊、利胆解毒胶囊、紫灯胶囊、止泻胶囊4个国家级准字号新药,申报注册了金虎通淋胶囊、金鬃排石胶囊等24种彝药院内制剂和彝龙神韵保健药酒等2个保健品。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彝族医药馆,收集彝药材标本1126种,蜡叶标本5125份,彝药材样品1157份,收集彝医药专著17种,彝医药图片1100多幅。开展彝药“化毒灵”系列治疗艾滋病、彝药“解毒灵”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彝药“咽舒宝滴丸”治疗慢性咽炎等临床研究,为疑难、常见病的治疗开创了新方法。

  “彝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彝族医药(“彝族药认知方法)”已分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彝医药“侯惠民院士工作站”,“朱兆云科技专家服务站”也经批准挂牌,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庄甸医药园区30亩厂房合同用于建设楚雄州中彝药研发制剂中心,这都为彝药制剂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彝医药研发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彝医药临床技术广泛应用

  运用彝药独特的用药特色和彝医药独特的诊疗技术,医院开设了彝医特色门诊,建设了国家级重点专科——彝医骨伤科、肛肠科,省级重点专科——彝医针灸科、推拿科,州级重点专科——彝医老年病科、皮肤科、肺病科,彝医治未病科和彝医特色治疗科也已初具规模,各科室开展彝医诊疗、护理技术共74项,并在楚雄州中彝医医疗集团167家医疗机构内推广使用,形成了州、县、乡三级中彝医协作体系。

彝医药人才培养步步跟进

  “云南草药大王”、“全国最美医生”张之道,“彝医水膏药疗法”国家级传承人余惠祥等老专家投身彝医药事业几十年,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中青年人才,已成为彝医药研究系统整理、临床研发的中坚力量;完成了四批7期976人的全州彝医药人员培训,在楚雄高等医药专科学校开办彝医学选修课程,为彝医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彝医药的发展和崛起,必将为彝州人民的健康增添坚实的保障和支撑,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彝医彝药,让彝医彝药惠及更多民众。正值楚雄彝族自治州建州60华诞之际,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省彝医医院特献上此份厚礼,衷心祝愿彝州红红火火,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