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内经,都有相关叙述,《黄帝内经太素》中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讲的就是食物与疾病的关系。
古代医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物和食物都来源于自然界,医药从食物中分化出来,二者相辅相成。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的使用原则相同,这就是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了解“药食同源”,厨房也能变成“养生药房”。
本期作者余秋虹 主管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医水膏药疗法”传承人,毕业于大理医学院药学专业,先后在药剂科和彝医药传承办从事药学及彝医药传承工作,熟悉中西药调剂、临床药学等工作。勤勉务实,多年来潜心传承、整理彝医药知识,曾参加《中国彝族药学》部分药物图片的生景拍摄工作及《中国彝医方剂学》编写工作,参与“彝族医药标本库建设”、“重要彝族药资源收集研究”项目,先后在各类医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篇,荣获楚雄州科技进步奖3项。
一、历史典故相传武则天小时候体弱多病,天气变凉或者下雨,便会患上风寒证,而且身体发育也比其他女孩子要晚一些,显得身材矮小。她的父母极其疼爱怜惜这个女儿,却苦于找不到方法来增强改善她的体质。养蜂人得知武员外为女儿身体发愁,便告诉武员外无须担心,食用蜂蜜可助其女儿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美丽容颜。此后,武则天一直坚持食用蜂蜜,并用花粉来美容保健。成皇帝后,年过六十仍肌肤柔嫩,犹如二八女,蜂蜜可谓是功不可没。
二、药材来源蜂蜜是糖的过饱和物质,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四、临床应用1.蜂蜜有促进血液新陈代谢和促进心脑血管功能的作用,因此经常服用有益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2.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食用蜂蜜能快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4.蜂蜜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蜂蜜,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损伤,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可抑制细菌生长。
6.失眠的人每天睡觉前可将1汤匙蜂蜜加入温开水内服用,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7.蜂蜜还有润肠通便的效果,便秘者服用可帮助排便。
五、食疗附方1.白梨蜂蜜配方:大白梨1个,蜂蜜50g。
制法:先把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吃,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功效: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手足心热。
2.花生枣蜜汤配方:花生米、大红枣、蜂蜜各50g。
制法:用水共煎饮汤,日服2次。
功效:止咳化痰。用于治疗咳嗽,痰饮。
3.百合蜜配方:新鲜百合500g,蜂蜜适量。
制法:用蜂蜜拌百合蒸饮,时时含片,吞津服食。
功效:清肺宁神。用于治疗肺脏壅热、烦闷咳嗽症。
六、食用禁忌✦1.蜂蜜不宜与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有多种酶类,豆腐中有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生化反应。
2.蜂蜜不宜与韭菜同食。韭菜富含维生素C,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两者同服容易引起腹泻。
七、文献记载✦1.《名医别录》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陶弘景: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岩石间作之。蜂蜜色青赤,味小碱,食之心烦。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为食蜜,悬树枝作之。色青白。树空及人家养作之者亦白,而浓厚味美。
2.《本草拾遗》按寻常蜜亦有木中作者,亦有土中作者,北方地燥,多在士中,南方地湿,多在木中,各随土地所有而生,其蜜一也。宣州有黄连蜜,色黄味苦,主目热,蜂衔黄连花作之。西凉有梨花蜜,色白如凝脂,亦梨花作之,各逐所出。
3.《本草图经》食蜜有两种,一种在山林木上作房,一种人家作窠槛收养之。其蜂甚小而微黄,蜜浓厚而昧美。
4.《纲目》凡试蜜,以烧红火箸插入,提出起气是真,起烟是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