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过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足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其实在我的家庭里,没有过什么明文的家规家训,但父母长辈们一直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绎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他们以身作则,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用人品赢得邻里的尊重与信任。这些浸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观念和品质,一点点影响着我,再从我这里延续到子女的身上。我想,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和谐,家和才能万事兴。我很幸运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大家庭,我是医院骨伤二科(上肢创伤骨科)的一名护士,在家里扮演着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丈夫王金洪是楚雄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家里的顶梁柱;10岁的大儿子在上小学四年级,5岁的女儿在上幼儿园,两个小家伙是全家人的开心果;父母亲则在家料理家务和照看小孩,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撑起了坚实的后盾。我们一家六口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美满。
凝聚了家的力量,有了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我和丈夫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履行好医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在家人的支持下放弃休假,主动申请到一线抗疫。那时,面对大家都感到陌生的疫情,我只能同同事们一起利用下班时间不遗余力地去学习,从如何穿脱隔离衣、防护服,到发热门诊流程、留观病区流程,再到最新的诊疗方案……在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极高的预检分诊工作岗位上,我每天要接诊和筛查大量患者,下班回家还要继续抓紧时间学习,有时甚至在医院24小时值班。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但家人从来没有过抱怨,都在默默地关心支持着我,以我为傲。我也努力不让他们失望,主动写下请战书,请求到湖北疫区支援疫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一名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我被医院和州卫生健康委表彰为“优秀护士”,2021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带教秘书”。
我的丈夫王金洪平时工作认真,好学进取,刻苦钻研技术,努力争优创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和贫困群众一起想办法脱贫致富,2018年帮助结对帮扶地区实现脱贫摘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作为学校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党支部副书记,分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疫情发生后根据防疫部门的要求,从统计学生轨迹到督促学生每天健康打卡,坚持每天统计上报学生的人数和健康情况,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因工作成绩突出,丈夫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作为妻子,我为他感到自豪。
尽管平时工作很忙,但作为家庭支柱,我和丈夫时刻都提醒自己:时代在更新,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思想,提升专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不断地钻研学习提升自己,争优创先,为孩子树立起榜样,同时也鼓励全家人不断学习,积极上进,多做一些有益于家庭、单位、社会的事情。
我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彝族家庭,父母亲尤其热爱彝族的三弦、左脚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多年来,在父母的引导教育和自身的不断学习下,我们一家人恪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爱国爱党,勤俭节约,家庭氛围和谐温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觉遵守、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与邻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尊重彼此的民族风俗习惯。
2015年和2019年,我们家相继被楚雄技师学院表彰为“五好家庭”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2020年有幸被州妇联和州民宗委表彰为“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家庭”。这些荣誉既是对我们家的肯定,更时刻激励着我们要把这个小家经营好,要把家风家教培养好、传承好。
幸福也许画不出具体的样子,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但我想,夫妻和谐恩爱,父母身体康健,子女茁壮成长,一家人相亲相爱,在相互的关心呵护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温暖相爱、幸福滋养的家风,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