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新增的39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单位名单。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成功入选。
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成立于1979年,2003年组建为云南省彝医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彝医医院,经过4次扩建,现已发展为云南省集中医药、彝医药,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彝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医水膏药疗法)传承地。
楚雄州中医医院先后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卫生健康委评选为云南省科普基地和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随后由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推荐申报创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医院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建设核心,立足医院公益性定位,围绕医、教、研、宣四大要点,全方位推动医院内涵建设、专科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彝医药传承挖掘、社会公益科普等重点工作协同开展,经过3年多的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彝医特色凸显,在楚雄州乃至云南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逐渐向东南亚辐射。
领导重视,立法护航强保障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彝医药发展,1978年即开展彝医药资源挖掘整理工作,1984年以后又开展了第二次彝医药资源普查工作,2次普查初步摸清了楚雄辖区内彝医药种类、产区、产量和分布情况。多年来,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彝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相继制定下发了《楚雄州加快中彝医药特色发展30条措施的通知》《楚雄州推进中彝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20条措施》等扶持政策,出台了10个配套文件,2018年9月1日颁布施行我国第一部彝医药方面的立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
突出特色,厚植传统文化沃土
一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了体现医院文化的宗旨、精神、理念、院训、警示;创作了极富彝族特色和中(彝)医药文化的院歌《杏林之歌》,编辑《文化建设核心读本》《员工手册》,制定《楚雄州中医医院VIS视觉识别系统手册》。
二是建设环境形象体系。整个医院建筑群落在楚雄城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已成为屹立在龙川江畔的地标性建筑,院内栽种中彝药材,设立特色鲜明的宣传栏和宣传展板,起到营造氛围、弘扬中彝医药文化、彰显特色的作用。
三是充分利用宣传媒体“矩阵”。通过LED屏、宣传栏、官网、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微博、人民日报健康号、视频号、抖音号,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名医、名科、名院”和健康科普知识,扩大中彝医文化的宣传和影响力。四是开发制作了一系列中彝医药文化产品。有中彝药香囊、24种调体膏方、10种“四高六路”茶方、5种泡脚散、小儿肚兜等,制作《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中彝医医药文化——楚雄州“中彝医药进校园”科普读本》等科普读物。
科研协同,发展成效攀新高
一是建成了首个彝医药院士工作站“侯惠民院士工作站”、朱兆云专家科技服务站、张荣平专家工作站、熊磊名医工作室等。二是开设名医馆,汇集名医、星火传承,引领中彝医药发展。三是“彝族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彝族医药(彝族药认知方法)”已分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遗和第二批省级非遗。四是建成集教学、科研、试验、生产、参观为一体的中国彝医药研发中心。2023年9月,楚雄州中(彝)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启动,中国彝医药博览馆被确定为全州首个“中(彝)医药健康旅游示范点”,面向社会开放接待游客,建成开馆至今已接待政企4万余人。
丰富内涵,多元活动增特色
一是参与活动共建,营造全社会“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每年携中彝医特色制剂和康养产品积极参加南博会、商洽会、云南省科技活动周、楚雄州科技活动周等展示活动,让中彝医药文化更广泛地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筹备举办“中医药文化服务月”“膏方节”“端午节”等活动;2023年3月,彝族医药入选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彝药特色制剂、彝族道地药材、彝医特色疗法、彝医药专著等在仁心仁术——中华医药体验空间大放异彩。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日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结合各类主题宣传日,面向住院患者及家属、社会群众开展义诊咨询、疾病预防知识宣教等,近三年来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日活动上百场,参加志愿者2000余人次,服务群众2.7万余人次,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三是开展中彝医药文化“五进”宣传活动,普及中彝医药文化知识。多年来,医院坚持组织医务人员前往多地开展中彝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宣传活动,通过传播好中彝医药文化、展示好中彝医药文化魅力,进一步增进大众对中彝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医药发展,传承是根基。楚雄州中医医院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弘扬中彝医文化,传承中彝医精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彝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以良好的中彝医药服务推动中彝医药文化传播,努力办成让大众受益的中彝医药科普前沿视窗和文化基地,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中彝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