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苏东坡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一、民间传说
相传,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乐于救助他人。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后来,戴糁因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药用价值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根。生用或蜜炙用。产于山西绵山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黄芪味甘,性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
三、临床应用
1.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常配白术或人参。
2.肺气虚弱,短气喘咳:常配五味子、人参等。
3.中气下陷,久泻脱肛:配人参、白术、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气虚水肿:多配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己黄芪汤。
5.气虚阳衰:常配附子补气助阳。
6.表虚自汗:常配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
7.气虚血亏:配当归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
8.阴虚盗汗:与生地、黄柏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9.便血崩漏、痈疽难溃:配人参、龙眼肉等,如归脾汤。
10.久溃不敛:配当归、人参、肉桂等同用,如十全大补汤。
四、食疗附方
1.参芪糯米粥
做法:将生黄芪、党参、甘草浓煎取汁;另用糯米、大枣煮粥。待粥将熟时,兑入药汁,再煮至熟即可。
功效:可以治疗神疲乏力、自汗等症,中老年人体虚者可经常食用。
2.砂仁黄芪猪肚
做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3.归芪鲫鱼汤
做法:鲫鱼下锅,将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并放花椒、小茴、葱、姜片、大蒜、精盐等调味品。炖至鱼熟。
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和肾炎浮肿,以及产后、病后体弱者。浮肿者盐量宜少。
五、温馨提示
1.《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
2.《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3.《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4.《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六、文献记载
1.《名医别录》中言其“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
2.《药性论》云黄芪“主虚喘,肾衰,耳聋”。
3.《本草备要》曰:“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可止。”
4.《神农本草经》载:“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