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科普

【特色疗法】防治“痴呆病”,中医有妙招!

2023-11-17 11:06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小编 浏览:

记得小的时候,外婆的脑子总是比嘴快很多,做事也是风风火火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十几岁的外婆变得很健忘,会把刚买的菜落在菜市场,做饭忘插电源,还会一遍又一遍地和我讲述以前的事情……刚开始我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听见身边的人说这是老年痴呆,随着大学期间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才知道外婆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这种病的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断丢失过去的记忆,最后甚至会忘记自己是谁。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在我国,60岁以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超过了1000万人,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语言理解功能障碍、表达困难等,影响到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出现情绪、行为、人格的显著改变。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复杂,目前在临床上无法彻底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中医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其独特优势,中医的补肾、健脾、疏肝、化痰、活血等辨证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风险人群远离“记忆的橡皮擦”。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华佗神医密传》中首载“痴呆”病名。而到了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不仅立有专论,而且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描述、治疗预后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中医认为“痴呆”的病因主要为:

1.年迈体虚

年老肾精不足,髓海空虚,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而致痴呆。此外,年高气血运行迟缓,血脉瘀滞,痹阻脑络,致脑髓失于濡养,神机失用而发痴呆。

2.情志所伤

所欲不遂,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乘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蒙蔽清窍,神机失用,发为痴呆;或气郁日久化火,扰动心神;或气滞日久血行涩滞,气滞血瘀,痹阻脑络,神明失用。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致气血不足,脑失所养,神明失用。

3.久病耗损

中风、眩晕等病日久,或失治误治,积损正伤,心、肝、脾之阴、阳、精、气、血亏损不足,脑髓失养;或久病入络,脑脉闭阻而致痴呆。

中医治疗痴呆病

“痴呆”的致病因素较多,故治疗原则也甚有讲究:

1.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2.补虚益损,解郁散结(化痰活血)是其治疗大法。

3.对脾肾不足,髓海空虚之证,宜培补先天、后天,以冀脑髓得充,化源得滋;

4.凡气郁血瘀痰滞者,气郁应开,血瘀应散,痰滞应清,以冀气充血活,窍开神醒。

5.移情易性,智力锻炼、功能训练等亦不可轻视。

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老祖宗的“辨证论治”思维,和现代医学提倡的“个体化治疗”思维一致。根据症状的不同,我们将“痴呆病”进一步分型:

1.髓海不足

主症:耳鸣耳聋,记忆模糊,失认失算,精神呆滞。

兼次症:发枯齿脱,腰脊酸痛,骨痿无力,步履艰难,举动不灵,反应迟钝,静默寡言。

舌象:舌质瘦色红,少苔或无苔,多裂纹。

脉象:沉细。

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方药:七福饮。

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合当归养血补肝,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用以强壮后天之本,远志、杏仁宣窍化痰。本方填补脑髓之力尚嫌不足,应选加鹿角胶、龟版胶、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还可以本方加减制蜜丸或膏滋以图缓治,也可用参茸地黄丸或河车大造丸,每服l丸,日服2-3次。

穴位选择:

主穴:太溪、肾俞、志室、悬钟、三阴交、心俞。

穴位加减:头晕甚者加百会、四神聪。

2.脾肾两虚

主症: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

兼次症: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

舌脉: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方药:还少丹。

方中以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滋阴补肾;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助命火,补肾气;杜仲、怀牛膝、楮实子补益肝肾;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大枣益气健脾;菖蒲、远志、五味子宣窍安神。

穴位选择:

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命门、三阴交。

3.痰浊蒙窍

主症:终日无语,表情呆钝,智力衰退,口多涎沫。

兼次症:头重如裹,纳呆呕恶,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哭笑无常,喃喃自语,呆若木鸡。

舌象:舌质胖大有齿痕,苔腻。

脉象:滑。

治法:健脾化浊,豁痰开窍。

方药:洗心汤。

方中党参、甘草培补中气;半夏、陈皮、菖蒲健脾化痰;附子协助参、草以助阳气,正气健旺则痰浊可除;更以茯神、枣仁宁心安神,神曲和胃。本方扶正与攻痰并重,诸药相伍,健脾胃,化痰浊,浊散窍清,脑髓复聪。

穴位的选择:

主穴:足三里、脾俞、中脘、丰隆、阴陵泉、太冲、印堂。

穴位加减:头重如裹加百会、印堂。

4.瘀血内阻

主症: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

兼次症:表情迟钝,肌肤甲错,面色黧黑,唇甲紫暗,双目暗晦,口干不欲饮。

舌象: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

脉象: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麝香芳香开窍并活血散结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葱白、生姜合菖蒲、郁金以通阳宣窍。

穴位的选择:

主穴: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神门。

穴位加减:言语木讷艰涩者加廉泉、金津、玉液。

中医药特色疗法

1.艾灸

百会、神门、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心俞、肾俞、肝俞,内关、合谷,减少少B淀粉蛋白的生成;每次选择2-4个穴位,每穴位5-10分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2.开四关按揉穴位

太冲穴,合谷穴,每穴位3分钟,一天两次。

3.耳穴压豆

神门、交感、心、肾、脾、胃、肝、垂前,用耳穴探测棒找寻阳性点,用75%酒精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加压,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每日2-3次,一次定时按压3-5分钟。

4.穴位贴敷

取中药夜交藤、酸枣仁、合欢花、益智仁、远志等,研末,各取4g,用蜂蜜少许调匀,置于穴位贴上。选穴:取双侧三阴交,照海,涌泉,内关。24小时取下敷贴的药物,以贴药的皮肤痒、潮红为度。每次选用2-3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7日为一个疗程。

5.放血疗法

夹火热实证患者可用,75%酒精消毒后用三棱针在耳尖穴点刺放血1ml,每周2次。

温馨提示:以上疗法均需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不可私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