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科普

小儿多汗父母愁,中医辨证有良方!

2023-11-03 15:28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小编 浏览:

进入11月,天气逐渐转凉,不少人已经开始穿上了厚外套,盖上了厚被子。都说“天凉好个秋”,但有不少家长很郁闷:入秋后娃动不动就半夜啼哭,一摸脑门、后背都是汗。这让家长们很担忧,来到儿科咨询孩子是不是生了什么病?其实呀,小儿出汗多确实可能是患有小儿汗症而出现的一种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下面,我就来给各位宝爸宝妈系统地聊一聊有关小儿出汗的那些事。

小儿出汗多是不是病?

小儿体禀纯阳,清阳发越,机体代谢非常旺盛,加之小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遇上过热的刺激时,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若小儿因天气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进食过急、过烫或辛辣饮食等引起出汗较多时,如无其他疾患,均不属病态,为小儿生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量一般不大,且大多为一时性,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本身并不是疾病,一般无需治疗。

小儿病理性多汗又称小儿汗证,临床以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较正常儿童出汗过多为主要表现。其中,刚睡或睡眠中出汗,醒时不出汗者,称为盗汗;没有睡觉无故汗出者,称自汗。两者可单见一种,也可同时出现。小儿汗证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体质虚弱儿童,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需积极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生理性出汗虽然不是疾病,但汗出过多容易导致气、津耗伤,汗出腠理开泄,外邪极易入侵,所以如汗出过多有耗气伤津或易于感邪的倾向时,应结合临床实际给予相应的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汗证

中医认为小儿汗证的发病原因,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病后失养、用药发散太过等导致肌表疏松、腠理开泄,或汗液不能自藏而外泄,或热迫津外泄。小儿汗证有虚有实,临证常虚实夹杂。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故小儿多汗的治疗原则应以治本为要,切不可见汗止汗。

1.肺卫不固证

表现:自汗为主,汗出频繁,以头颈、胸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或伴盗汗,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指纹淡。

治疗原则: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食疗方——枣仁粥:将酸枣仁炒熟,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熬,取其药液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药液煎煮,待米熟烂时即成。

2.营卫失调证

表现:自汗为主,汗出遍身,恶风,或伴盗汗,可伴低热,四肢不温,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指纹淡红。

治疗原则: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食疗方——生姜粳米粥:生姜捣烂,加入砂锅内,与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适量葱、醋。

3.气阴两虚证

表现:自汗为主,汗出遍身,恶风,或伴盗汗,可伴低热,四肢不温,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指纹淡红。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生脉散加味。

食疗方——黑芝麻红枣粥:黑芝麻下锅,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入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红枣,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烂熟,加入黑芝麻及白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4.阴虚火旺证

表现:盗汗为主,头身汗出较多,甚则淋漓不止,形体消瘦,口渴颧红,烦躁易怒,夜寐不宁,唇燥口干,便秘尿赤,舌尖红起刺,苔少、光或剥苔,脉细数,指纹紫。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

食疗方——莲子百合饮:将莲子、百合洗净,沥干水分后,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调味后即可食用。

5.湿热迫蒸证

表现:自汗、盗汗并见,以额、心胸为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疗原则:清热泻脾

推荐方药:泻黄散加减。

食疗方——丝瓜汤:丝瓜去皮,洗净,切成片;香菇择洗,切成块;待锅内油热,倒入丝瓜煸炒片刻,加盐,加入香菇块和清水同煮即成。

此外,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含钾较为丰富的食物,如紫菜、海带、新鲜蔬菜(苋菜、甘蓝、芹菜、香菜、山药、毛豆、豌豆等)和水果(杏子、草莓、香蕉、柑橘、葡萄、柚子等);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鸡蛋、瘦肉、绿叶蔬菜、西红柿、花菜、猕猴桃、沙棘等。

小儿汗证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

1.让孩子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日照,增强小儿体质;

2.积极预防感冒,孩子一旦感冒,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发汗过多;

3.注意病后护理,避免复感外邪;

4.做好预防接种;

5.积极防治各类急、慢性疾病。

调护

1.患病期间减少剧烈活动;

2.室内温度要适宜,避免阳光直接照晒;

3.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汗液过多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勿用湿冷毛巾,及时更换衣物、勤换衣被,切忌汗出湿衣而吹风贪凉;

4.汗出过多应及时补充水分,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饮食有节,勿食生冷、辛辣、香燥、煎炸、肥腻之品,睡前不宜进食过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