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了一天后,又累又辛苦,发誓今晚要早点休息,结果洗完澡、躺上床,准备好好睡一觉时,耳边却传来了拖拉机般的呼噜声……也许是因为太过常见,以至于很多人没意识到:打鼾其实是一种“病”。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一种常见、危害性较大但很难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疾病,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打鼾引起的长期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会引起日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困乏等症状,同时会诱发或加重疾病。
鼾声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主要是熟睡时软腭、舌根松弛、塌鼻及咽道狭窄,使呼吸道呈一定的梗阻导致气流受阻,胸廓扩张使肺内负压增大,吸入气流的速度加快和时间延长,上气道壁受到过强的震动,便会产生打鼾的噪声。由于上呼吸道阻塞不畅,打鼾者睡眠时的呼吸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出现周期性低通气状态,严重的打鼾(病理性打鼾)上呼吸道狭窄接近完全梗阻,肺内很大的负压,可使大气管壁也有所陷缩,有的甚至可导致呼吸暂停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所以以后千万不要把打鼾和睡得香划等号了……
打鼾有什么危害?
极易发生瞬间小睡——容易引起交通意外;
内分泌紊乱——糖尿病及代谢紊乱;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
生活质量降低——经常打瞌睡、易疲劳、性欲减退;
干扰他人休息——巨大的鼾声影响睡伴睡眠;
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打鼾的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①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体重指数(BMI)≥25kg/㎡;
②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③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
④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瘤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颌畸形等;
⑤家族史:长期大量饮酒或服用镇静催眠药物,长期重度吸烟;
⑥其它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声带麻痹、其他神经肌肉疾患(如帕金森氏病)、长期胃食管返流等。
打鼾的治疗与预防方法
非手术治疗
▲ 一般性治疗;
▲ 口腔矫正器(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度的OSAHS者下颌后者);
▲ 正压通气治疗;
手术治疗
比如鼻内镜手术、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腭咽成形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术等。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打鼾是肺脾气虚、痰瘀互阻所引起的,所以在治疗方面,如果偏于肺脾气虚的要健脾益气、化痰散结,可以选用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如果是痰瘀互阻,可以用导痰汤和桃红四物加减,大多数通过服用中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导痰汤,主要是行气化痰、散结的药,其中有二陈汤加上枳实、胆南星等,可化痰通络。其次,还可以用桃红四物,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通过这些药物,可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散结,能够改善打鼾的情况,大多数症状能够有所缓解。
预防方法
▲ 减肥,控制饮食和体重;
▲ 多运动锻炼身体,戒烟戒酒;
▲ 遵医嘱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加重阻塞型呼吸暂停药物;
▲ 侧卧位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睡眠习惯,
▲ 白天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