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软萌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有这样一群罕见病患者和他们非常相似,步履不稳、摇摇摆摆,类似企鹅,甚至还伴随有言语不清、辨距不良、眼球震颤等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这就是罕见疾病——遗传性共济失调,俗称企鹅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约占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10%——15%。包括少年脊髓型共济失调及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两大类。大多以行走不稳起病,常伴随言语不清、辨距不良、动作笨拙、眼球震颤、肌张力障碍等症状。
目前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及较好的治疗方案。因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不能改变病程的进展,故预后不良。近年来,楚雄州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夏开蓉先后收治过4位疑似遗传性共济失调病人(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高度怀疑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但未行基因检测),4人入院时均行走不稳,生活无法自理,长期需要他人照顾才能维持基本生活,但经过治疗后四人现均能站立走路且生活自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治疗经过。
病例一
患者男,66岁,2021年6月14日因头晕、行走不稳、构音障碍、饮水呛咳为主症入院,入院高度怀疑“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可能,当时患者无法自主行走,长年需要家属照顾。西医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以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经过治疗后,第五天患者能自行走路、如厕,离开病区就餐,无须他人陪护,生活基本自理,治疗一周后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情况明显改善,2021年6月24日出院。1年后随访,患者均能自行行走,无须他人协助,生活可自理。
病例二
患者女,52岁,2022年11月17日因肢体活动不利4年余,加重伴言语不利5月余入院,入院时患者已长期坐轮椅,重度构音障碍,因诊断疑难,11月24日邀请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孟强主任医师远程会诊。因患者拒绝基因检测,故综合考虑诊断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型)”可能。经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辨证论治调整中药处方,11月25日患者能下地在病房扶床边短时间行走,28日患者能在病区走平路,无需他人协助,且言语不清明显改善,29日办理出院。一月后随访,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言语不清明显改善,为轻度构音障碍。
病例三
患者女,50岁,2023年3月4日因头晕、行走不稳、言语不利3年,伴咳嗽1月入院,入院前患者曾至上海、浙江、江苏等多家医院就诊,期间症状无改善且进行性加重,曾因行走不稳多次摔跤,曾摔伤腰椎致腰椎骨裂住院。我院高度怀疑患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可能,经西医对症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3月9日患者能站稳自行走路,构音障碍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未再跌倒,无须他人长期照顾,3月11日好转出院。出院2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未再跌跤,生活基本自理。
病例四
患者男,45岁,因腰部疼痛伴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3月于2023年4月收住我院骨科,经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后,于4月6日转入神经内科治疗。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高度怀疑“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可能,经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用药,4月11日患者能站稳走路,无须他人协助自行上下楼梯,4月17日出院时患者步态进一步改善,行走直线基本稳准,随后半月复诊患者告知病情进一步好转,能下地短时间简单劳作。坚持服用中药一月,患者能短时间从事未发病前大部分农活。
遗传性共济失调早期的时候病人会出现双腿僵硬、活动不灵活的情况,后期患者会出现行走不稳的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下肢痉挛性瘫痪。虽然目前收治该方面疾病患者人数少,但好转率较高,当您或家人身患该病手足无措时,别忘了我们传承千年的祖国医学,或许可有一线生机。分享以上案例勉励广大医学爱好者,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同时也勉励自己,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唯有潜心钻研,以承先人之鸿鹄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