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1日开始入伏,从入伏起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此时贴三伏贴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冬病为何要夏治?
哪些病算“冬病”?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
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程度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难晒干。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最易被赶出来。
三伏贴贴敷时间
头伏(10天):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10天):7月21日—7月30日
闰中伏(10天):7月31日—8月9日
末伏(10天):8月10日—8月19日
共40天,每伏贴一次,共4次。最佳贴敷时间为7月11日、21日、31、8月10日(错过最佳时间可选前一天或后一天)。
地点:楚雄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四号楼4楼)
楚雄州中医医院儿科(五号楼3楼小儿推拿室)
咨询电话:治未病中心0878-3118116
儿科0878-3164408,13987822768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
3.风湿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4.疼痛类疾病:关节疼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带状疱疹后遗症等。
5.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6.妇科、男科疾病:痛经、经行泄泻、产后头痛、产后风湿关节痛、慢性前列腺疾病等。
7.体质辨识属于阳虚体质、寒湿体质者、亚健康状态者:如慢性疲劳、体虚易感冒、畏寒、四肢不温等。
8.阳过以后的人群:很多人阳过以后有浑身乏力、抵抗力下降、睡眠差、怕风怕冷等不适,实际上也是身体阳气受损的表现,三伏贴可以有效增加阳气,提升免疫力。
三伏贴同样适用于儿童
1.小儿感冒:素来体质差、易感冒,抵抗力差、多汗,易发热以及经常输液的患儿。
2.小儿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平素易流涕、鼻塞,喷嚏连连,扁桃体发炎化脓,夜间呼吸不畅,打鼾。
3.小儿咳嗽、肺炎咳嗽:平素易咳嗽,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的患儿。
4.脾胃虚弱、阳虚阴盛:平素厌食,挑食,容易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身体消瘦,身高体重低于正常标准。
三伏贴注意事项
1.成人一般贴2——4小时,小儿(6个月以上)可贴0.5——1小时。贴上之后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如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2.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若感到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若起水泡,小水泡可令其自然吸收;大水泡可用已消毒针头在水泡下方刺一小孔助泡液流出,注意保留水泡薄膜,避免感染。
3.贴敷期间不可食用辛燥食物、油腻食物以及发物,冷饮生冷之类的食物更要远离,宜以清淡饮食为主。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说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所以,三伏期间除了穴位贴敷,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冬病夏治”的方法,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