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内经,都有相关叙述,《黄帝内经太素》中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讲的就是食物与疾病的关系。古代医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物和食物都来源于自然界,医药从食物中分化出来,二者相辅相成。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的使用原则相同,这就是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了解“药食同源”,厨房也能变成“养生药房”。
本期作者:余秋虹
主管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医水膏药疗法”传承人,毕业于大理医学院药学专业,先后在药剂科和彝医药传承办从事药学及彝医药传承工作,熟悉中西药调剂、临床药学等工作。勤勉务实,多年来潜心传承、整理彝医药知识,曾参加《中国彝族药学》部分药物图片的生景拍摄工作及《中国彝医方剂学》编写工作,参与“彝族医药标本库建设”、“重要彝族药资源收集研究”项目,先后在各类医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篇,荣获楚雄州科技进步奖3项。
历史典故:中医文化历史传承
据说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于是,宋光宗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郎中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和红糖煎、熬,每饭前吃五至十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不久病愈了。后来,这酸脆香甜的蘸糖山楂传入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山里果、胭脂果、酸枣。落叶乔木,可高达6米。
药用价值: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甘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适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高脂血症、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等病征。
食用价值:蜜山楂
做法:将山楂洗净,去掉果柄、果核、放在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7成熟、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冷却后放入瓶罐中贮存。
功效:每日一服,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以治疗肉食不消,腹泻。
山楂银花汤
做法:先将山楂、金银花放在勺内,用文火炒热,加入白糖,改用小火炒成糖饯,用开水冲泡,日服一剂。
功效:山楂有破气散瘀之功,银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二味同用,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
山楂蜜枣炖山药
做法:山药去皮切滚刀块、蜜枣对切、山楂去核心切片。山药入锅中煮沸,至透明捞出备用。另起锅,加入适量水、冰糖、加入焯过的山药、蜜枣、山楂。然后大火煮开,转中小火慢炖,至汤汁粘稠,山药熟软关火。放至微热,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
食用方法:山楂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如山楂片、山楂糕、糖炒山楂、冰糖葫芦等。
适宜人群
1、凡伤食后引起的腹满饱胀,尤其是肉类食积不化,上腹疼痛者,食之最为适宜。
2、适宜中老年心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各种癌症患者食用。
3、适宜妇女月经过期不来或产后淤血腹痛,恶露不尽者食用。
4、适宜肥胖症、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肾炎、绦虫病患者、肠道感染者食用。
食用禁忌:1、山楂不宜与猪肝同食。山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猪肝中含有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二者同食,使维生素C加速氧化而被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
2、山楂与含维生素C分解酶的果蔬不宜同食。黄瓜、南瓜、胡萝卜等果蔬中均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与山楂同食,会破坏分解山楂中的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
3、山楂与海产品不宜同食。海产品中均含有的丰富的钙、铁、碳、碘等矿物质和蛋白质,而山楂中含有鞣酸,若与海产品同食,会合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会导致便秘,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山楂与维生素K3相克。维生素K3为止血药,山楂为活血药,其含有的维生素C不利于维生素K3的止血作用。
5、处在换牙期的儿童不宜多食山楂。会损伤牙齿,对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6、孕妇不宜多食。山楂有促进妇女子宫收缩的作用,孕妇多食山楂,会引发流产,故不宜多食。
文献记载
1、《本草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2、《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3、《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