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科普

【特色疗法】 冬天里的一把“火”——温阳散寒雷火灸

2023-12-14 09:25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冬季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潜藏于内,虚寒类病症多发,因此养生保健应注意扶阳固本,即保护好体内的阳气。

《黄帝内经》云:“针所不及,灸之所宜……”这里所说的“灸”即灸疗。传统艾灸利用艾绒和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温阳驱寒,从而达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消瘀散结、防病健身的功效,是中医最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

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相较于艾灸火力更猛、渗透力更强、疗效更好、灸疗面更广的一种灸疗法——雷火灸。因为有以上诸多优点,雷火灸的温阳驱寒功效显著,故有“灸中之王”的称号。

何为雷火灸

雷火灸又叫雷火神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医传统疗法,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一。其以古代雷火神针疗法为基础,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原理,以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中药粉末(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

灸疗时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肌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从而发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等功效。

雷火灸的特点

1.温度更高:艾灸最高温度为90℃,而雷火灸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00℃。

2.药力更强,效果更好:雷火灸中含有多种中药材成分,而艾灸灸条一般是艾草艾绒。

3.穿透力更强,见效速度更快:雷火灸可以深入皮下组织,达到治疗深层病灶的功效。

4.灸疗面更广,适应症更多:艾灸的所有适应症雷火灸均可治疗,而雷火灸对于诸多痛症、妇科疾病、五官疾病、皮肤病等疗效更佳。

适应症

1.痛症: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部疼痛,骨质增生,中风偏瘫,椎间盘突出症等;

2.妇科疾病:痛经、盆腔炎、月经不调、不孕、子宫肌瘤等;

3.眼部病症:近视、白内障、干眼症、急慢性角膜炎、眼手术后康复及面瘫等;

4.鼻部病症: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

5.耳部疾病:耳鸣、耳聋、中耳炎;

6.男性病症:腰酸腰痛、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等;

7.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白癜风、硬皮病、虚寒型荨麻疹、痤疮等。

施灸部位

1.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其中上4寸;

2.神阙:脐中部、脐中央;

3.关元:脐下3寸处;

4.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6.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疗程:每日灸一次,每穴15-30分钟,5-7次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

施灸后常见反应及处理

1.水泡:体内的寒湿比较重,小水泡继续灸,大水泡用无菌针刺破基础,避免感染。

2.痒:体内有风邪,待风邪排出后,发痒的情况会逐渐消失,不要用手搔抓皮肤,以免损伤皮肤。

3.出水:体内湿邪重,不用作特殊处理。

4.红疹:体内的风、湿、寒比较重,可加灸曲池、大陵,或刺络放血。

5.疼痛: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时的反应,可继续施灸,疏通相关经络。

6.局部皮肤好凉: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下降,继续施灸,加强运动。

7.口渴:上实下虚,继续施灸,灸前喝一杯温水。

8.无特殊感觉:经络不通,身体较寒,建议多灸几次。

温馨提示

1.雷火灸温度较高,操作不当有烫伤风险,需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切勿自行施灸;

2.灸后3个小时内不要冲洗施灸部位,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鸡鱼鹅等发物,慎洗冷水,避风寒。

3.发热、眼外伤、出血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血压控制欠佳者)、心衰、体质过于虚弱的人、孕妇等禁用。

《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由此可见,灸疗除了可以治疗诸多疾病外,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养生保健功效。

(皮肤科 董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