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科普

【药知道】地塞米松的常见使用误区,你“踩雷”了吗?

2024-03-01 14:55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地塞米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广大患者所熟知,它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正是因其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导致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较为普遍,从而易引发不安全用药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地塞米松的常见使用误区。

误区1:地塞米松单纯用于退热

单从药理作用分析,地塞米松确实可以退烧。其退热机理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促使溶酶体膜稳定,从而抑制致热源的释放,达到使体温下降的目的。同时,地塞米松半衰期长,约72h,其解热作用迅速且持续时间长。这也就是很多不规范的小诊所会将其作为“退热药”使用的重要原因。

但常规使用地塞米松退热并不合理。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机构推荐把激素类药物当成常规退热药使用,而且地塞米松说明书标示的适应症中也没有“退热”,目前的各种用药指南和专家共识也不推荐使用地塞米松进行单纯的退热治疗。

1.用于单纯的退热和止痛,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属于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退热无效时不宜盲目加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0版

误区2:地塞米松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地塞米松虽有抗炎作用,可使红肿热痛症状得到改善,但对病原微生物并无抑制作用,且由于其能抑制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能力,反而有可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活动和扩散,给细菌病原体可趁之机,所以不推荐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抗炎和退热治疗。

但对于严重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存在窒息风险者,可适当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误区3:地塞米松用于止痛

地塞米松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许多患者都会自行使用它来缓解腰腿疼痛。但使用地塞米松来消炎镇痛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延误治疗时机,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身体的一些副反应,如骨质疏松、免疫力降低、血糖升高等,所以不建议使用。卫生部颁布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指出,以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是不合理的。

误区4: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输液反应

一些医护人员在给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时,会常规使用地塞米松来预防其输液反应,但这样的用法是不合理的。首先从起效时间来看,地塞米松发挥作用的时间在1个小时以上,而头孢菌素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往往在数分钟内发生,作用迅速而强烈,所以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可能并不足以完全预防过敏反应。另外,地塞米松本身就有可引起过敏性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地塞米松与多种药物联用时,常会将过敏反应产生的原因归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时出现副作用,很难判断导致过敏的真正原因。

误区5: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地塞米松结构上无亲脂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作用,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导致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因此不推荐使用。

误区6:地塞米松溶媒选择0.9%氯化钠

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地塞米松稀释的溶液应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也规定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该药属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会加重药物的水钠潴留作用,导致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病情加重。

误区7:将地塞米松作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WHO的过敏性休克指南认为,糖皮质激素(如静脉应用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或者口服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可作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二线用药(一线用药为肾上腺素),但其作用尚未被证实。如果选择给予糖皮质激素,可选择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甲泼尼龙1——2mg/(kg·d),且在1d或2d后无需逐渐减量即停用,并非给予地塞米松。

误区8:地塞米松与头孢曲松钠同用

地塞米松和头孢曲松钠两者配伍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聚合反应,带来理化性质的改变,产生更多分子量更大的致敏原。此外,二者共同使用还会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且同瓶配伍的地塞米松不足以完全预防头孢曲松钠的过敏反应。所以,临床上应避免将头孢菌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给药。

(临床药学办 何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