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科普

【药知道】食用附子别大意,从煮到吃有“规矩”

2024-10-08 09:43 来源:楚雄州中医医院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回阳救逆属谁强,附子称王无人抢。

  形如鸟头生附子,乌黑油亮黑顺片。

  救命杀人一念间,中毒求救须趁早。

  要用附子心莫慌,久久煎来平安保。

  在云南民间,老百姓喜欢用附子炖鸡、炖猪蹄、炖腊肉等,是最常见的进补药膳。但因附子有毒性,加工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每年都有人因为食用附子中毒被送至医院抢救。好好的“进补药”为何会变成“催命符”?楚雄州中医医院临床药学办何建萍副主任药师来给大家讲一讲附子的煎煮和食用注意事项。

  科学认识附子

  生附子指未经炮制的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亡阳虚脱、四肢厥逆、胸痹心痛、虚寒吐泻、风寒湿痹、脾阳不振等症,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附子作为中药应用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的文献记载来源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处方中包含附子的经典名方多达14个,可见附子在中医药中的地位之重。

  为什么说生附子“救命杀人一念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附子主要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生物碱类成分,水溶性成分如生物碱类(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乌头原碱等)可恢复窦性心律,改善房室传导,增压和扩张血管,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

  附子里面真正有毒的是双脂型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具有强心、抗炎、镇痛等作用,同时毒性剧烈,纯乌头碱仅摄入0.2mg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若摄入3~5mg就可能导致死亡。这个成分主要是对心脏和神经的毒性比较大,所以附子中毒的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等。

  但双脂型生物碱在水和加热情况下可水解为毒性较低的单酯型生物碱,而疗效仍存;而水溶性生物碱也具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其性质稳定,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增加,因此控制好单、双酯型生物碱在煎煮过程中的水解程度是保证附子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所以说预防附子中毒最好的方法是:加热,久煎,久煮。

  到底煎多长时间合适?

  生附子的煎煮过程其实是乌头碱类物质溶出和水解的动态过程。用100℃的沸水煎煮,剧毒的双脂型生物碱可逐渐水解为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继续水解则会生成毒性更小的不带酯键的胺醇类生物碱(乌头胺、中乌头胺和次乌头胺)。

  所以说,生附子通过合理的煎煮,既能极大地保留其有效成分,也能降低其毒性,使之在临床安全范围。生附子一般建议大火煎煮4小时以上,中途不可断火,若水不够只能添加热水,以口尝无麻舌感为准。生活中多数人使用的是熟附子,这类炮制过的附子毒性较生附子毒性已经大大减弱,但仍有中毒风险,最好煎煮1小时再使用。

  煮食附子要切记

  附子煮食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中毒,加上目前临床上没有解毒特效药,所以不建议大众自行食用附子。如果坚持食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久煎久煮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附子的质量,最好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购买。尽量使用炮制过的附片,少用生品;

  2.忌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芨配伍使用;

  3.药膳食材尽量单一,不与容易引起中毒的食材混合食用;

  4.进食附子期间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不饮酒,不淋雨冲凉,注意避寒保暖,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5.煎煮时可加干姜、甘草等一起炖,以减轻毒性;

  6.孕妇禁服。

(临床药学办 何建萍)